明朝后期有两位超厉害的武将,和李成梁。要说他俩谁功劳更大,这事儿真不好说。毕竟从古到今,皇帝最看重武将的可不是能力,而是忠诚度。能力再强,要是皇帝觉得你不忠诚,那也别想被重用。很可惜,戚继光就碰上了这种事儿。
戚继光绝对是个大忠臣,他可是咱们历史上有名的抗倭英雄,要是不忠于明朝,哪能立下这么大的功劳?但问题就出在明神宗朱翊钧这儿,在这位皇帝眼里,戚继光根本不是自己人。

戚继光能有后来的成就,离不开一个人 —— 。戚继光还在基层当小军官的时候,就因为能力突出被张居正看中了。之后张居正一路提拔、培养他,戚继光这才成了明朝的高级将领,还成了抗倭名将。说张居正就是戚继光的 “职场贵人” 一点都不夸张,没有张居正,就没有后来的戚继光。等到张居正成了明朝的 “托孤大臣” 兼内阁首辅,戚继光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,一路做到左都督、少保兼太子太保这样的高位。
不管是抗击倭寇,还是防御蒙古,因为有张居正罩着,朝廷给戚继光的后勤补给那叫一个痛快。拖欠军饷、克扣装备这些糟心事,戚继光基本没碰上过。本来就有本事,后勤还跟得上,戚继光干起活儿来事半功倍,给明朝立下了不少大功。

不过再厉害的人也有 “短板”。戚继光虽然是民族英雄,但他也有让人诟病的地方,尤其是在和张居正的关系上。因为张居正的提携和照顾,戚继光没少给这位领导 “表忠心”,又是送礼又是走关系,甚至还动用军队给张居正送东西。史料里都记着呢,张居正身体不好,需要海狗鞭补身子。戚继光听说后,马上派水兵下海抓海狗,还用朝廷传递情报的驿站,用六百里加急给张居正送新鲜海狗鞭。这事儿放哪个朝代,都有点过分了吧?不过话说回来,戚继光这么做可能也有自己的苦衷。张居正既是他的 “贵人”,又是内阁首辅,没他支持,戚继光在前线哪能安心打仗?为了能专心带兵,戚继光才出此下策。而且戚继光这人并不贪财,后来被明神宗打压,都没落下贪污的罪名,和和珅那种大贪官完全不一样,他送礼更多是为了工作顺利,不是为了自己捞好处。
张居正一去世,明神宗马上开始清算他。要是戚继光和张居正只是工作上的往来,就算张居正是他的 “贵人”,明神宗可能还能接受。但戚继光用军队给张居正送礼的事儿,早就是公开的秘密,明神宗心里肯定犯嘀咕:大明的军队,居然被戚继光用来给张居正抓海狗,朝廷的驿站都成了张居正的快递站,这戚继光不是张居正的 “死忠粉” 是什么?在明神宗看来,不管戚继光能力多强、功劳多大,对自己的忠诚度都得打个大问号。

张居正都死了,还在被清算,这时候要是还让张居正的 “铁杆小弟” 掌握军权,那风险可太大了。要是戚继光能主动和张居正划清界限,甚至跟着一起批判张居正,说不定明神宗还能消消气。可戚继光偏偏是个重情义的人,不管别人怎么说张居正的坏话,他一句都不跟着说。从这儿也能看出来,戚继光对张居正是真感恩,不是那种墙头草。但这反而让明神宗更不放心了,要是为了利益还好说,给点好处就能收买,可戚继光偏偏不是为了利益。张居正人都没了,他还不愿意撇清关系,这样的人,明神宗哪敢用?
所以说,戚继光被明神宗贬官、罢职,和他的能力、功劳没关系,也和没啥关系。就算没有李成梁,明神宗照样会换掉戚继光。原因很简单,在明神宗眼里,戚继光是张居正的 “自己人”,在清算张居正的时候,把戚继光也收拾了,这事儿再正常不过。用形容韩信的那句话说戚继光再合适不过了 —— 成也张居正,败也张居正,这事儿真不怪李成梁。